- 阅读权限
- 200
- 论坛币
- 13153083 金
- 积分
- 6164819
- 精华
- 161
- 帖子
- 176390
- UID
- 14134
  
- 威望值
- 1529995 点
- 最后登录
- 2018-4-22
- 注册时间
- 2006-11-30
|
发表于 2011-9-20 11:43:17
|显示全部楼层
宝山区来沪人员就业服务中心受理大厅里,熙熙攘攘,等候区几乎坐满了人。
7月1日,本市启动“综保”转“城保”,实行社保并轨。两个半月过去,进展如何?宝山区外地劳动力管理所副所长陆健告诉记者,最高峰时日接待1200人次,“中午只能一个一个轮流吃饭,最后吃饭的工作人员要到下午1点半之后。”至8月底,宝山已成功转办19.3万人。
下午2点,记者还未走进受理大厅,便听到叫号声此起彼伏。门口左手边的咨询台前,办理参保手续的人员几乎“淹没”了工作人员,但见工作人员一边分发着表格,一边解答着各类疑问。陆健说,这两个月来,为了适应人流,咨询台换过好几个地方,“现在还添置了隔离栏”。
“你可以想象一下世博会上排队拿预约号的情景。”工作人员潘冬如此比喻。据他介绍,每天早上8点半,就已有单位人事专员等开门,“我们平常8点半上班,还有时间做一下准备工作。自从启动‘综保’转‘城保’,必须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在潘冬的手中有几份表格,涉及到“综保”转“城保”,包括《个人基本信息采集(变更)表》、《外来从业人员用工备案登记表》、《外来从业人员退工备案登记表》、《外来从业人员补缴、缴费信息调整申报表》等,“用工单位根据员工的不同情况,填好表格,再经由我们窗口的工作人员录入。”
记者看到,窗口的工作人员,一边录入信息,时不时还要为办理方解疑释惑,“员工今后的养老金如何计算、怎么缴费?这些都是公司比较关心的问题”,潘冬说。来自上海传视摄影公司的人事专员正在3号窗口为新进员工办理参保手续,他告诉记者,两个月内已来过四五次,“不断有新老员工加入或辞职。对于能够加入‘城保’,员工们还是很欢迎的。”
此次政策调整,仅宝山区就涉及12427家原综保参保单位的20.6万人。时间紧、任务重。为了确保新老政策平稳过渡、业务操作准确无误,宝山区对10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进行了政策培训。尤其是对于外来务工人员超过200人的企业,还专门配备了“满意360”专管员负责对接,并在另一业务大厅里开设了专门接待窗口。
“我今天接到电话,小谢告诉我可以来领医保卡了。”汇众人才服务公司的人事主管下午带着公章前来,她口中的“小谢”——“满意360”专管员谢丽确认手续无误,将两盒医保卡交给了公司负责人,并叮嘱她当场点清,“共396张医保卡。”第二批11.7万张医保卡经过谢丽等全所工作人员的加班加点,已分门别类装好,“我们今天向500多家企业发送了领取短信,已有几十家企业领了卡。”
谢丽不仅承担着窗口业务,还要及时与自己负责的近200家企业保持联系,“是否已完成转办手续、参保是否有困难……都是我们关注的。”她提到,“一开始,还有个别企业提出,员工不想转保,企业也没积极性。我们就把政策宣讲送到企业,发现不少员工是因为不了解政策才会产生误会,经过解释,他们的参保积极性也就上来了。”
临近下午4点半的下班时间,受理大厅里依然有人等候叫号。“只要有人来办事,我们就不下班。”陆健说,窗口进行录入和审核之后,还有大量的事务需要在后台操作处理,“过了下班时间,我们还要接着干。”
记者手记
还要提升政策知晓度
“综保”转“城保”,关系着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社会保障。尽管个人缴费金额从无到有、企业用工成本也有所增加,但从长远角度看,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企业,都有积极意义,个人的保障水平得到提升,也有利于企业留住员工。为了将这件好事办好,本市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克服了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把政策宣讲到位、把工作做到前头。记者在多个区县人保部门采访时了解到,由于“转保率”超出预期,前段时间甚至出现了医保卡的制作速度跟不上发放的需求量。
有好的政策,也要有好的宣讲者。宝山来沪人员就业服务中心的谢丽在接触企业时发现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对社保新政并不清楚,甚至还有误解,于是马上召开宣讲会,将政策与个人的关联度详细解释;而了解政策的外来务工人员又“一传十、十传百”、“老乡传老乡”,让更多的人明白了参不参保的区别所在。
很多惠民政策主要依托各受理中心的窗口工作人员,传递到政策覆盖人群。如果工作人员都能主动跨前一步,将各项政策深入浅出地告知老百姓,相信会有更多人受益。
|
|